湘潭素有“百年錳礦、中國錳都”之稱,歷經百年的采礦、選礦、煉礦,湘潭錳礦見證了國有獨立工礦區發展的興衰和血淚史,既為國民經濟作出了突出貢獻,也造成了錳礦地區及牟渠沿線近50平方公里土壤的污染。2015年湖南碧藍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施工單位,對約107.7萬m³的電解錳渣及尾砂進行清運及集中處理業,項目已于2015年3月完工驗收,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完工,并被環保部確定為全國重金屬污染治理論場觀摩樣板工程和湖南省創“兩型社會”示范項目。在湘江沿岸,曾經污染嚴重的湘潭錳礦關停退出,取而代之的是1000多畝的國家礦山公園公園。
先治理,后修復的湘潭錳礦國家礦山公園將以獨特的錳礦礦業遺跡為核心,通過重現錳礦探、采、選、冶、加工工藝流程和中國錳業發展歷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過程,集中展現“中國錳都”百年輝煌歷史,集愛國主義、工業參觀旅游、歷史文化回顧和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打造成全國以“錳”為中心的科普教育和全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基地,樹立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源頭治理的標桿